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时发出的“独角兽之问”,折射出最高层对于这一领域的战略关切。独角兽企业数量多寡反映的是新兴市场力量、成长性经济部门、资本聚集程度是否兴旺。深入研究独角兽企业崛起的时代特征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机理,制定出科学的政策和规划,对于我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独角兽企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有生力量
(一)独角兽企业的成长机理
独角兽企业是投资行业中的一个重要术语,特指那些具有极高市场价值和成长性的创新型企业。独角兽企业指的是成立时间较短(通常不超过10年),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未上市创业公司。这个概念最早由风险投资家Aileen Lee于2013年提出,用以形容这些企业在短时间内取得的巨大成功。到2023年,全球独角兽企业已经超过1200多家。作为快速成长的高成长创业企业,独角兽对于突破性技术进步有着显著的价值。而理解独角兽企业的成长机理,对于培育独角兽来讲十分关键。 1.独角兽企业成长离不开一流的企业家和企业创新能力。创新型企业成长一般都是脱胎于具有深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创业者和创业团队,是某一科技领域的领先者。促进创新企业成长为独角兽,政府和市场要对具备独角兽特征的企业家重点关注,助力企业成长。特别是独角兽企业的成长周期较短,是新兴技术和市场领域的缔造者,快速地被市场认可是促进企业成长的关键条件。因此,独角兽企业成长一般都以连续创业团队为支撑,这也正是风险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标的时非常关注的要点。 2.独角兽企业成长离不开经验丰富的风险投资者。从狭义上理解,独角兽企业是风险资本支撑的快速成长的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一般意味着是某一个领域的革新者,创业失败的概率高于一般创业。因此,独角兽企业之所以能够被发现和成长,深刻地依赖于风险投资者的经验和判断。这也正是很多独角兽企业都有共同的风险投资资金的原因。风险投资资金一般会根据自身扶持独角兽企业的成功经验,依靠某些相似性,对创业企业进行特别关注和资金支持。 3.独角兽企业成长离不开特定商业生态系统的支持。高科技快速成长创业企业转型为高估值创业企业不是一个简单的创业企业成长问题,独角兽企业更加依赖独特的商业生态。多数独角兽企业都聚集于某些特定区域,例如,我国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美国的硅谷地区等,这并非简单的企业聚焦,更反映了独角兽企业的成长离不开特定的区域发展、创业环境、技术水平、人力资本和社会条件等商业生态环境要素。
(二)为什么独角兽企业是新质生产力的推动力量
独角兽企业以其独特的创新能力和高速成长潜力,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主要原因如下:
1.独角兽企业高成长性显著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育。独角兽企业往往在成立之初便展现出惊人的成长速度,能够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并实现估值的快速增长。独角兽企业在所属行业中往往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它们凭借独特的技术、产品或服务,以及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吸引了大量用户和投资者的关注和支持。例如,一些独角兽企业在短时间内便成为全球瞩目的创新型企业,在其细分领域内占据了领先地位,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效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育。
2.独角兽企业的创新能力强可以提升生产率水平。独角兽企业往往拥有独有核心技术或颠覆性商业模式。这些创新使得它们能够在市场上迅速崛起并占据领先地位。例如,一些独角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具有颠覆性的产品或服务;而另一些则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改变了传统行业的运作模式。
3.独角兽企业可以有效吸引资本投资新质生产力领域。由于独角兽企业具有极高的成长潜力和投资价值,因此它们往往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许多风险投资机构、私募股权基金等都会积极寻找并投资独角兽企业,以期获得高额回报。高估值不仅反映了市场对独角兽企业未来成长潜力的认可,也为其后续融资和上市提供了有力支持。
4.独角兽企业可以更好地融合全球创新资源。独角兽企业通常具有全球视野,能够快速进入和开拓国际市场。这不仅扩大了企业的市场规模,也促进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力的提升。这种独特的市场视野和运营格局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意义难以替代,独角兽企业自身复杂的技术和资本背景,可以更好地融合全球技术资源,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育。
二、支持独角兽企业成长的制度供给
随着全球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中美独角兽企业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未来,我国会继续加强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投入,培育独角兽企业;在制度建设、市场培育等方面优化体制机制。
(一)构建科学的独角兽企业发现机制
独角兽企业的商业模式独特、技术领域领先、竞争优势明显、成长性极高、深受资本青睐。因此,事前发现潜在的独角兽企业是一个关键问题。当然,独角兽企业发现也并非无迹可寻。独角兽企业一般出现在高成长行业,当前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半导体等更容易获得资本的青睐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此外,依照投资人背景也是发现独角兽企业的重要渠道。
从企业成长机理来看,优质企业的发现更多依靠市场力量,通过创新生态系统的培育和优化,根据市场信号来识别高成长性行业和企业。要避免政府包办的思维,避免企业套利政府政策,充分降低政策对市场信号的干扰。
(二)营造适合独角兽企业成长的优越市场环境
政府应继续加大对独角兽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政府加强对独角兽企业的人才支持工作,包括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人才培训等方面。同时,还应鼓励企业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和职业发展通道,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政府应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打破行业壁垒和地域限制,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同时,还应加强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再者,还应鼓励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若干个部门作为辅助,形成一种复杂网络的创新生态系统。这一模式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将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等多方面资源汇聚在一起,促进创新技术的孵化。
(三)培育独角兽企业要因地制宜
政府支持政策要主动但也要克制,不能独角兽“饥饿”。过多过急的政府支持,很容易成为一种华而不实的金融炒作,甚至会成为腐败发生的催化剂。选择支持独角兽企业要因地制宜,以当地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要为依归,要充分注重独角兽企业的产业外溢和示范功能,要带动其他产业和资本进入,相互之间形成合力,而不能完全让独角兽企业占据了有限的政府支持资源,让“一枝独秀”减少了“百花齐放”的可能性。
(四)为独角兽企业成长提供多层次融资机制
独角兽企业的根基在于其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先进性,但同时离不开金融资本的强力支持和共同成长。政府应该助力企业科技创新和商业化,优化金融生态,提升融资服务水平。独角兽的成长主要依赖的是风险资本投入,政府可以以产业资本的形式带动私人资本、风险资本投入,要发挥耐心资本的作用,不做“主角”,要给予其他形式资本足够的投资机会。
三、我国独角兽企业发展存在的挑战与机遇
(一)我国独角兽企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单》,2023年我国以340家独角兽企业位居世界第二,不到美国703家的一半;与上一年相比,全球新诞生了500多家独角兽企业,我国新增加15家,不到美国179家的1/10,更是比2022年的40家大幅下降。通过比较中美独角兽企业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独角兽企业的涌现和发展遇到了困难。近年来,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中美两国占据了主导地位,两国独角兽企业估值合计占全球的80%。这些数据表明,尽管美国独角兽企业在数量上仍占据优势,但中国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在新增独角兽企业方面,中国曾经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表现优于美国,但是近年来这种势头不再。这表明中国的创新生态虽然在不断优化,吸引了更多的初创企业成长为独角兽,但是成长势头遇到了挑战。2023年,美国有23家前独角兽企业退出了榜单,其中16家上市,7家被并购;而中国35家因上市升级退出榜单,1家被并购。 中美独角兽企业在总估值上也存在显著差异。截至2023年底,美国独角兽企业的总估值高达14814亿美元,而中国则为12383亿美元。在超级独角兽(估值极高的独角兽企业)方面,中美两国均拥有多家代表性企业。例如,中国的字节跳动和蚂蚁集团,以及美国的SpaceX和OpenAI等,这些企业以其巨大的估值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据2023年发布的数据,中国的超级独角兽公司有19家,美国有35家。不过,中国有4家估值千亿美元以上的企业,而美国只有1家。可以看出,从总数上虽然不如美国,但是我国高估值的超级独角兽企业发展趋势良好。 中美独角兽企业在行业分布上也存在差异。美国独角兽企业多集中在互联网、金融、共享经济等领域,这些领域都是美国的传统优势领域。而中国独角兽企业则更多地集中在互联网、电商、金融科技等领域,这些领域在中国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近年来严峻的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流动性不足打破了“高估值泡沫”,也导致股权投资者风险偏好更加保守,加剧了独角兽企业的结构性困境,亟需足够的耐心资本进场进行功能补位,为风险资本投资提供基本信心。“独角兽之问”其实反映了政府层面对风险投资和耐心资本的期待,也显示出独角兽企业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独角兽企业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技术在独角兽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近年来,平台公司正在依靠其独特的组织资本和商业网络效应呈现出独角兽“制造机”的现象。欧美发达国家和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都在积极布局,以独角兽企业为抓手,谋求产业和技术突破,塑造未来产业、新兴产业和经济新模式。未来,以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生命健康为代表的新兴技术领域将是独角兽企业成长的主要行业和赛道。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跨国风险投资将会触底反弹,上述热门投资领域将会成为跨国风险资本的主要投资领域。根据Crunchbase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司共筹集了114亿美元,占全球融资总额约17%。国内大模型公司月之暗面(Moonshot AI)创办1年多,就获得了包括红杉资本、阿里、美团、小红书等超过10亿美元的融资。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入,创新型、高成长创业企业将在我国大量出现,国际资本将会逐步将投资重点从北美地区转向中国。例如,来自中东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近年来一直持续强化对我国的投资,虽然投资总额仍不及北美地区,但是我国快速提升的创新能力和广阔的市场,对全球风险资本来说,具有非常强劲的吸引力。 为了回答好习近平总书记的“独角兽之问”,我国将继续强化在新兴技术领域的战略布局和投入,为创新型创业和风险资本创造进入条件,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已经具备基础优势的领域加强引领。各级政府应该不断强化在颠覆性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耐心资本投入等领域提供底层支持,支持建立由创新型创业企业为主导的独角兽企业成长体系。特别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各类资本寻求发展前景好、利润率高的行业进行投资也处于提速换挡的关键阶段。因此,独角兽企业的培育和成长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原标题为:独角兽企业的崛起与可持续发展——生成机理、制度供给及发展趋势分析,来源:工业技术经济编辑部微信号)